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是哪三个阶段-)

人类社会的质量活动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活动则始于20世纪初。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质量管理的发展划分 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可以看作第一阶段,通常称为质量检验阶段; 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称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产出或转入下一道工序的产品 的质量。手工业时代,产品大多是以作坊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主要取 决于工匠个人的经验和技能。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期,伴随着机器 和机器体系的广泛采用,工厂制度开始逐步确立,企业仍然主要依靠经验来进行 生产和管理。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进入 20世纪以后,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企 业中设立了大量检验人员的职位,专职负责产品检验。这种做法只是从成品中挑 出废品、次品,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把关”。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检验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因为它是“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无法防止废品的产生。如何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实现从被动的“事后把关”向积极的“事前预防”转变呢?数理统计方法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可能。其中,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的工序质量控制图,以及他的同事H. F.道奇和H.G.罗米格进行的抽样检验方面的探索最有影响。

在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人们通过对工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定产生缺陷的原因,迅速采取对策加以消除,使工序保持稳定状态。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从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看,由以前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的积极预防;从质量 管理的方法上看,广泛深入地应用了统计的思考方法和统计的检验方法。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在科技上取得了许多划时代的重大突破,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战后物资生产的大发展使得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市场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消费者权益运动呈现出日益高涨的局面,员工的能动性和参与性越来越成为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依靠制造领域的统计质量控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顾客对质量的要求,也远远不足以应付日益严峻的挑战。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A. V.菲根堡姆1956年发表了题为“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Control)的论文,首先提岀了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概念。 菲根堡姆主张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局限于制造过程,因为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过是所有质量问题的20%左右而已,80%的质量问题是在制造过程以外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仅局限于统计方法也是不够的,而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1961年菲根堡姆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 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髭、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观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全面质量管理最优秀的实践者非日本企业莫属。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其特点概括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的特点在于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员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计、劳动、人事等管理部门以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推行,在实践中把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过程、 全员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以及方法使用的多种多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