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2022年是科研任务异常繁重的一年,面对疫情严峻考验的同时,许多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还正处于爬坡攻坚阶段。为确保科研项目进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多科研骨干主动留所,接受封闭式管理。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小区晚上六点刚解封

他八点就回到了岗位

光电中心的电子装联是专业从事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研究、组装生产的技术支撑部门,对科研项目至关重要。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电装组全员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为重要项目持续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历春节到现在,在该中心支部书记陆瑾雯的印象中,电装组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我们对接的是全所的项目组设计师,通过合理安排轮班,电装工作没有暂停过一天”。

三月中旬,电装组的两位专职检验员同时被封控在家,检验员“C角”丁行成临危受命。那几天,他每天主动工作十几个小时,义无反顾睡在所里办公室,扛起了电装组的所有检验工作,毫无怨言。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居民同志们,晚上6点小区解封!”得知这个消息,电装特殊工艺处理组组长李寅生立即准备起了换洗衣物,当天晚上8点就赶到所里。为了把前期因为封控耽误的工作进度赶紧补上,每天工作到凌晨,只为把疫情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此外,两位90后的小伙子刘富成、鲁哲宇以所为家,在办公室搭行军床简单就寝,确保型号项目的热控布线不断档。“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很努力,在服从疫情防控管理的大前提下,大家还是会选择坚守岗位,默默做好份内工作”,陆瑾雯说到。

每个人都是备份岗

关键时刻能顶上

每天,技物所的电子元器件库房会收到二三十份的电子元器件配料单,及时将对应的电子元器件配料出库,是保障各大科研项目顺利推进的必要环节。

3月中旬以来,条件保障中心库房两名日常工作人员所在的小区先后被封控。关键时刻,元器件保障综合组原本熟悉该项工作的程民生、陈南和贾芳顶了上去。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为确保电子元器件库房的供应,陈南还手把手教会了连晶熙、祝侃等部门同事,每个人都是备份岗,关键时刻能顶上!

就算是一个人“包圆”

也责无旁贷

午餐时间,39号楼实验室里,某载荷电校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一群90后为主的小伙子围坐在一起,他们中有的紧盯着实时信号,有的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精密调节机构。“要测试得充分一些,才能找到载荷最优的工作状态,好的匹配窗口很小,就像要让两个针尖相对,可能比这个还要难一点”,光学工程师张东阁说。

该团队正处于某载荷研制任务的关键阶段,“顺利的话,这个月完成现在这台,我们就要抓紧做后续的任务了”。

疫情给原本就十分紧张地项目任务增加了更多难度。

三月中旬,技物所某载荷团队因本市疫情原因,无法到外省开展载荷光机结构的力学试验,经多方联系,终于在临港找到了试验设备和场地。

为配合外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团队协同高效,卯足了劲,连续工作三十几个小时,完成了原本计划三天完成的工作量,确保试验正常完成。

机装结构工程师丁晓翔是一名居住在宿舍的年轻职工,近期小组大部分成员因身处封闭小区,工作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丁晓翔身上,“我住在所里,还是方便的,小组的工作,就算是一个人‘包圆’,也责无旁贷!”他笑着说。

工作在哪里

“移动的家”就在哪里

某重大任务载荷研制团队正在开展正样集成。“正在研制的载荷技术难度很大,要实现很多‘第一次’,对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光学设计师黄茂潼说道。

最近,他其他十来个成员主动住宿在园区,工作在哪里,“移动的家”就在哪里。

3月13日周日,项目组正在召开协调会时,嘉定园区按照工业区要求启动全封闭式管理。光机结构工程师王成彬回忆,“当天下午所里就配备了充足的物资,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安心,封闭在园区,正好开展沉浸式科研。”

王成彬82年生,可却已经白了头,这些年,他全程参与了该体系项目所有关键载荷的研制任务。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科研人员主动留岗

封控当天,87年的小伙子胡凯度过了难忘的生日,项目组通过快递购买了生日蛋糕,为他送上祝福。

【来源:劳动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