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鲁迅先生深刻指出:悲剧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人生中严肃的事情,作为美学对象的悲剧,必须是使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快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科学地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悲剧性矛盾和悲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他们认为,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论断,是对《红楼梦》美学价值与悲剧意义的高度评价与科学概括。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红楼梦》是产生于我国十八世纪中叶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时的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想山雨欲来,新旧制度,新旧力量的角逐正在拉开序幕,正如书中所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当矛盾处于激烈交锋时,甚至会出现“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红楼梦》全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对旧的制度与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的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是被当时的制度与意识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必然会以悲剧的形式收场。所以说,《红楼梦》的悲剧,是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悲剧,这种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它的美学意义拨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激起人们埋葬旧制度,追求新生活的无限信念与动力。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红楼梦》只流传下来了前八十回,因而这部悲剧成了“断臂维娜斯”,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那么,续书在哪些方面减弱了原著的悲剧力量从而降低了原著的美学价值了呢?一是对皇权的否定。以元春为例,判词写的明白: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在封建制度下,能成为皇帝的“宠妃”该是何等荣耀?但在曹公笔下,皇宫大内不过是人间地狱,是”不得见人的地方”,元春沒有欢笑只有眼泪,所谓“伴君如伴虎”,她不过是一只落入虎口的小兔子,只能任凭宰割。原著暗示,元春最后死于宫庭内斗,这才是元春这一艺术形象在书中的价值与意义。但续书却将元春之死游离于宫庭斗争之外,甚至根本看不到宫庭斗争的影子,元春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死于寅时,以此来呼应原著的“虎兔相逢大梦归”,这样的结局与曹雪芹原意相去甚远。二,原著暗示贾府的最终结局是彻底灭亡,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续作却安排了\”兰桂齐芳\”,”家道复出”,“沐皇恩贾家延出泽”等内容,让贾府起死回生,这严重违反了曹雪芹的初衷。三,宝黛爱情是书中的主线,宝黛的爱情悲剧是撼人心弦,感动天地的美学珍品,它寄托了作者全部情感与社会理想,作者以这种彻底的悲剧告别过去,呼唤未来,(尽管他不知道未来在何方,这是时代的局限,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伟大)。但续作却让贾宝玉\”中乡魁\”,皇帝老儿还赐了个“文妙真人”的妙号,还让宝钗“暗结珠胎”,让贾府后断有人。这种传统的“大结局”式描写,大大减弱了原著的悲惨力量,降低了原著的美学价值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意义。

读红楼:站在美学高度,续作的悲剧意义比原著差在哪里?(红楼续写是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