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编者按

福建师范大学

是一个

可以让人静心做科研的地方

在长安山枝头的鸟鸣声中

在星雨湖畔的实验室灯光中

师大科研人的日夜

留下了平凡却动人的琐碎

师大的科研人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用长期的探索表达对真理的热爱

用朴素的坚守阐述科学研究的价值

官微将陆续推出“师大科研人”系列报道

为您讲述科研探索背后的故事

本期推出谭小地教授的科研故事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人物介绍

谭小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建师范大学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ellow)、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多项“863计划”和企业横向等项目,主持项目经费合计超过5000万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索尼核心装置开发本部部门赏1次,获“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A类高层次人才”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合作著书1本、已公开专利30余项。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存储密度、读取速度和保存寿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同时达到超高密度存储、超快速度读取、超长寿命保存、节能低耗的新型存储技术。这是目前全球数据存储领域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谭小地和他的“同轴全息存储技术”,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难题!

爱:让科研成果“扎根中国大地”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对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谭小地已经从事了20多年。

1996年,谭小地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了全息光存储的研究,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进入了日本相关公司,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期间,谭小地习惯将自己的阶段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和同行分享。“当时,我身边有很多到日本留学或就职的中国人,他们做出的研究成果在归属一栏是不能写成‘中国’的,我当时经常在想,中国人的才华和价值为什么不发挥在祖国大地上呢?”谭小地回忆。

与此同时,他了解到,中国的数据存储技术基本上受制于国外,大数据低成本和超长期安全存储技术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谭小地觉得,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祖国做点什么。

其实他也知道,如果选择留在存储技术世界领先的日本,很可能有更好的条件,快速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生活也会相对轻松很多。

但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谭小地一直心系着祖国。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全球数据产生量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数据存储面临的压力骤增。以磁存储为主的存储已经远远跟不上数据增长的速度。2012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就在这一年,谭小地放弃了日本优厚的生活条件,携全家和“同轴全息光存储技术”回到国内,从“0”开始。

勤:“空中飞人”只为“顶天立地”

“刚回国时,由于各种不适应,起步还是非常艰苦的,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研究团队已经初具规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也已授权。可以说这项技术的‘根’已经扎在了祖国大地上,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谭小地说。

2018年,谭小地全职加入到福建师范大学。学校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成立了“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调配了实验室和相关人员等,全力保证他的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他则全身心投入,一边不断改进“同轴全息”技术,一边努力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

为了尽快将“同轴全息光存储技术”付诸推广使用,他成了“空中飞人”,几乎跑遍了国内外所有的相关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他在全世界50多个城市来回奔波,联系各国专家进行协作交流,访问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寻找供应商等。仅仅二年,累计行程就达到496261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圈。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我们现在有一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一个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科技部的项目是让我们实现‘顶天’的目标,可以显示该技术所具有的潜力。福建省厅的项目是让我们实现‘立地’的目标,省政府希望我们尽快实现产业化,并以此带动当地的一些光学、电子、机械加工等相关产业链方面的企业都共同发展起来。”谭小地说。

为了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谭小地带领团队刻苦攻坚。

光电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郑淑彬介绍说,“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的师生一年中很少有放假,而谭小地本人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几乎都在工作——不是在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就是在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国,为人才培养、项目对接而奔波。”

谭小地的博士生郝建颖对导师的印象是“非常勤奋”:“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出差,都看到他在飞机上、火车上仍在工作,可以说他是我们中心最勤奋的人。”

他是在争取时间,也是在抓紧时间——为了力争在福建率先形成面向大数据归档存储的新型光存储产业,更为了能抓住大数据时代赋予的机遇,发挥“全息光存储技术”的价值,实现自己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数据安全贡献力量的梦想。

“在为科研奔走的这些年,我很少时间陪家人,但夫人和孩子都很支持我。”谭小地无不动情地说。曾经一次,在一个项目结题的关键时刻,谭小地的夫人和孩子都高烧不退,行动乏力。无奈的他只能匆匆回家给他们做了顿晚饭,又匆匆赶回实验室。一次,夫人因脚受伤数月无法走动,自己却只能趁着出差间隙短暂照顾妻儿,说到这里,谭小地短时间陷入了沉默。

但一有机会,谭小地仍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振兴、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的号召,参与专家下基层活动,先后深入包括贵州、昆明等贫困地区30余次。他还参加了“武汉行”活动,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的疫情后复工复产谏言献策。

勇:“新型存储”的开拓者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以及5G高速数据通讯的需求都给全息光存储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全球的数据存储市场已经达到了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我们不贪心,先争取实现10%的市场份额。”谭小地半开玩笑地说。

为更好地推进“同轴全息光存储技术”产业化,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系统。“体积越小、性能越强,就越有利于产业化。”

入职我校后,谭小地提出了利用相位和偏振多重调制提高全息光存储的密度,这可以在目前的同轴全息光存储方式上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为新型的全息光存储技术带来新的发展。

最近,由“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整理发表在《光电科学》学术英文期刊上的关于偏光全息技术的综述文章,概括了全球所有对此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其中80%的工作都来自于谭小地及其团队。“这篇综述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引领偏光全息研究的灯塔已经立在了我们福建师范大学的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谭小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2019年,谭小地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科研经费1763万),这是我校首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年,谭小地再获一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经费2000万元)支持,这是迄今为止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经费扶持最多的项目,也是我校承担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重大突破。

“同轴全息存储技术”的先进性和变革性也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和全国各界科技部门的重视,他们多次来校看望谭小地团队,关心了解研究进展和产业化的情况。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时任福州市市长尤孟军等省市以及各厅局领导多次到福建师范大学信息光子中心看望谭小地,了解项目进展,勉励谭小地尽快推动产业市场发展。2018年底,谭小地获得“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21年获得“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获聘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首席专家”。

精:“无私授业”显师范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谭小地在学校建立“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团队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在一个领域内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凭借毅力、信念加上有效的解决方法,就能成长成才。”谭小地说。他的研究生们刚刚进入团队时,都会有一节特殊的“团队文化教育课”,内容是谭小地自己总结的团队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广泛交流、共同提高。他特别强调,“内容要记住,顺序更重要。”

对年轻一代科研人的培养重点,谭小地很明确:“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有自己的一套育人理念。

“我觉得老师是真正的学者。他的身上,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郝建颖在博士生导师谭小地的鼓励和帮助下,于2021年获得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奖学金”,这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组织的一项评选,全球每年约七十人获评,而这一年,全国只有郝建颖和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获得。

“其实我是在奖学金申请截止日前一天才决定接受老师的建议去参评的,那天晚上,谭老师为我提交推荐信等材料,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多。”郝建颖回忆到。“我非常感谢老师的支持。他总是很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我推荐博士生研究方向的理由之一也是‘你可能比较喜欢’。”

“我特别认同谭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育人标准。”林枭是谭小地最早的学生之一,目前是我校“宝琛计划”青年英才和副教授。“我的很多为人处世方式是在谭老师和我的‘闲聊’中学到的。他没有直接说要怎么做,却用身体力行让我感悟到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其实2000年时,光存储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但是谭老师非常坚持自己的方向并一直很努力。微软曾经邀请我去做博士后,但谭老师的个人魅力让我选择跟随他一起来到福建师大。”

“我们很幸运,能成为谭老师的学生。”这是谭小地团队成员们一致的心声。

师大科研人 _ 谭小地:“同轴全息”存储了一颗“中国心”

谭小地还积极推动与日美欧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学生和合作研究的协议,以此为基础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打通了我省培养创新型国际人才的通道,多名学生因此得到机会出国深造。此外,60多人次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或论文等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

2019年,谭小地受邀作为教师代表在我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用自己的经验和感想告诉毕业生《走出自己无悔的人生路》。他觉得,“人生的进步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让自己每一天都能比前一天做的更好,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后记:本次采访的最后,谭小地和记者谈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不需要与他人攀比,只要做好自己,每天进步,持之以恒,自我价值就一定能实现。”我们感受到,谭小地及其科研团队的故事,恰好生动地诠释了“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奥运精神。

(福建师大官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