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博士论文和现在的科研有什么区别?

『答读者问:10年前,搞科研和现在搞科研有什么本质区别?』

一句话总结:没有本质区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10年前的理论研究给10年后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我就从我细分专业领域细分学科细分方向的研究工作说一点简单的东西吧。

更准确的说,我准备拿一篇十年前各方面评价都还挺不错的博士论文和现在的博士论文进行一点点小小的对比。

先看2012年的博士论文:

魏鹏. 旋翼非定常流场的黏性涡数值模拟方法及其混合方法的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再看2020年的博士论文:

苏涛勇. 基于粘性涡方法的电控旋翼气动特性及桨涡干扰噪声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两篇博士论文对比很直观了吧?

2012年这一篇,魏鹏博士(师从徐国华教授)完成了黏性涡粒子方法体系的构建,在常规CFD方法和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自由尾迹方法(徐国华教授博士论文,1996年)之外,为国内旋翼气动研究人员打通了一条新的路径。

在魏鹏博士之前,国内关于黏性涡粒子方法的研究基本空白,具体应用也是很少。

但是在国外,以赵景根博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05年)为首的研究人员已经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应用到了旋翼界知名的商用软件FLIGHTLAB中,比国内提早了5年以上。

题外话,赵景根博士也是南航出去的,在魏鹏博士的研究工作中,应该提供了一些指导,当然,那就是另一个10年前的故事了。

在魏鹏博士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关于黏性涡粒子方法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从8年后苏涛勇博士(师从陆洋教授)的毕业论文,第二幅图,就可见端倪。

正是因为有了魏鹏博士的研究基础,咱们开展黏性涡粒子方法的研究才更游刃有余,才能更聚焦在关键问题、具体应用的研究上面(比如苏涛勇博士的电控旋翼研究),而不需要更专注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所以,在我们航空领域(或者说所有偏应用的工科领域),有了10年前的研究做基础,10年后的研究就可以着眼于解决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这就是10年前和10年后研究的差别。

一代一代的10年前和10年后都会有这样的变化,有了理论基础,我们就可以更聚焦于具体问题。

当然每一个新的10年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理论问题,都需要一门心思钻研基础理论的大牛先解决理论体系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要追根究底,那么10年前和10年后,从宏观整体上来说,搞科研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毕竟,

SCI,SCI never change.

0年后,博士论文和现在的科研有什么区别?"0年后,博士论文和现在的科研有什么区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