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要“逃离”科研圈?(我为什么“逃离”科研队伍一位科技人员的自述)

2021.8.19更新

今天来更新一下两年多以前的答案吧,引用一下我自己昨天刚写的“想法”的内容:

假设一个PI从入职到退休共有N年时间,每年招收m个学生,每个学生经过n年的培养(研究生 博士 博士后),然后PI所有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等,都完全“复刻”PI的经历。则当该PI退休时,他的第1代学生留在学术界的人数就是

S1=m(N-n),

第2代学生则是

S2=m^2(N-2n)(N-2n 1)/2,

第3代则是

S3=m^3(N-3n)(N-3n 1)(N-3n 2)/6

……

以我本人为例:33岁开始招生,65退休,N=32;一年收一个学生,m=1;一个学生从研究生到找到PI平均需要10年(我本人即是),n=10。代入公式,发现最多算到S3就够了:S1 S2 S3=104。

一人退休,104人入职,这可能么?所以,大部分为什么要“逃离”科研呢?

以下是原答案:

我是北大物理00级本科毕业的,印象中大概有1/3的人选择了本科毕业出国留学,基本上都是PhD program,也就是所谓“直博”,因为大多数地方只给PhD program的学生全额奖学金。(顺便提一下,很多人认为出国留学需要家境很好,其实并非如此,只要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不光家里一分钱不用出,每月还能寄回去不少,起码我们当年的情况是这样。)这些人中大部分的确已经不在物理科研领域了,是否在更广泛的科研领域就业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认为应该是在有多个选择的情况下,主动离开了科研圈子,原因是钱少 没有兴趣。因为在我看来,这些人的双商(智商 情商)大多都要高于我。这样的人只要想留在科研圈,绝无留不下来的可能。

什么样的人是会留下来的人?我也常常基于自己这些年的观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总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我想起码要能够受穷一段日子。即便在国外,博士后的工资和在企业的同龄人相比都是差一大截的;国内博士后和青椒的待遇有目共睹,基本不能满足一个30左右的高级知识分子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待。另外就是多多少少还是得有点对科研本身的兴趣,因为如果只是对“帽子”有兴趣,那结果就是无论拿了多少帽子都不会开心的,脑子里永远都是那下一顶帽子。

在经济上,国内的话有了“四小青”(青千、优青、青拔、青长)大概就差不多了。年薪行情一流高校40w 二流50w ,虽然买房什么的依然在梦里,但是一个人用还是能过得比较体面的。

#您如何规划退休# #你愿意退休吗?# #分享退休计划# #分享退休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