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业务交流暨2021年度IAMAC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本报记者 苏向杲

9月21日,记者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获悉,协会日前在北京举办“2022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业务交流暨2021年度IAMAC推介活动”。本次活动以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业务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由协会公开市场与境外业务部总监赵越主持。保险、券商、基金、期货和外资等各类机构高管及相关负责人参加。

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开场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充分发挥自身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功能,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一方面,保险资金持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保险资金投资于公开市场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总计12.9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52.7%,较年初增长7.2%。同时,保险资金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业务以对冲风险,稳健参与境外投资业务实施分散化配置,形成了多元和稳健的配置风格,提升了保险资产配置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和跨机构协作成为趋势。《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实施,开启了保险资金与业外机构新的合作方式。保险机构应顺势而为,进一步推动与证券机构在经纪业务、研究业务、投顾业务等方面的协同,深化与公募基金公司在FOF、公募基金、公募REITs、养老金等方面的合作,强化与期货公司在账户交易、投资研究、数据支持等方面的联动,同时借助优质资源加强与境外机构在境外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未来,协会将继续深化落实专业服务,满足会员业务需求,与机构共同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共同推动大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繁荣。

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倩公布“IAMAC推介——2021年度保险资产管理业最受欢迎投资业务合作机构”调查结果并表示,2022年是IAMAC推介连续开展的第八年,八年来,IAMAC推介秉承“促进保险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理念,不断完善,持续创新,实现资产管理行业融合和共赢。本届IAMAC推介共有107家证券机构、公募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境外投资机构参与,开展19项与保险机构投资业务息息相关的推介项目。本着“依法合规、审慎严谨”的原则,协会通过对160多家大型保险集团、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开展调查,统计参与机构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的投资业务和服务情况,并公布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共同推荐介绍的优秀合作机构,为深入合作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协会将继续通过“IAMAC推介”活动,为市场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保险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3.2%,2023年放缓至2.9%。俄乌战争、中美关系等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强,使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复杂化。结合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多重超预期挑战,徐洪才副主任从经济发展态势、物价走势、就业趋势、国际收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销售、进出口贸易、工业和制造业生产、服务业活动、货币金融市场等十个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指出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开始企稳回升,韧性十足,长期发展稳中向好,中国经济将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在圆桌论坛环节,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协会第二届公开市场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平担任主持人,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资本市场发展方向”这一主题,就低利率环境下中长期资产配置、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和中长期投资机遇和挑战、信用风险防范化解应对观点、下半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看法等话题,展开热烈而专业的探讨。

华泰资产总经理杨平表示,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若要保持较高的收益则意味着需要承担比以往更高的风险,这对机构的专业化投资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专业投资机构需要进一步丰富资产配置种类,自上而下分散风险;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长期投资获取超额收益,自下而上挖掘顺应经济转型的投资标的。此外,专业投资机构还应着眼大局,深刻理解国家战略方向的理解,以规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视角,将资金投向利于国家经济转型的行业和产业上,持续做好信用风险把控,把握确定性机会。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分析了未来中国权益市场与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居民财富增长以及权益投资性价比提升,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三大机遇:一是股票注册制全面推进,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二是机构中长期资金在股市的话语权持续提升,提高了股市稳定性;三是居民财富管理意识觉醒带来了更多的资产管理需求。行业新机遇也对资产管理人提出更高要求,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投研能力建设,提升中长期资金管理能力。

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高翀认为,要把握发展的新形势,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新机遇。从机遇看,实体经济潜力巨大,宏观调控政策协同性增强,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增强。与此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风险防控的挑战上升,资本市场相关制度仍需完善,引导推动资金入市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执行委员会委员蒋月勤强调,在中美利率倒挂与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客户,都需要进一步扩大资产配置范围,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债市和股市均值得长期配置,债券投资要严守信用风险底线、丰富“固收 ”策略,权益投资也要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围绕注册制、高精特新等领域开展投资。

中再资产总经理李巍提出,保险资金应当运用好自身负债端稳定、投资期限长的优势,以时间换空间,做好长期资产配置。一是围绕经济增长和改革动力的逻辑,选择具有长期景气特征的资产,优化资产配置重心。二是通过大类资产边界的融合与创新,动态把握资产轮动机会,增厚资产配置收益。三是关注全球经济周期与流动性的错位与切换,加强境内外资产联动,有效分散风险,提高组合的韧性和质量。短期要继续保持策略和战术的灵活性,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指出,面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资本市场、金融机构需要从产业结构、融资结构、居民财富理念和金融工具等方面把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机遇,将压力转为动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对当前信用风险频出的情况,资产管理机构要坚守信用风险底线,从认知、理念和技术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抵抗风险冲击的弹性和韧性,不断提升信用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长江证券资管董事长高占军从三重逻辑分享了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韧性。第一重逻辑,在新一轮全球金融周期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明显。第二重逻辑,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积极应对可化解挑战。第三重逻辑,货币政策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能够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股票投资要注重中长期投资,充分了解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做好风险对冲和收益评估。债券投资要强化主动管理和信用挖掘。

(编辑 李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