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项目有用吗(本科科研项目对考研有影响么)

兰州大学本科生发31篇论文、硕士招生中“课题和论文”成为“硬通货”……随着近期类似事件和现象曝光,“本科生该不该搞科研、该如何搞科研”成为高教界亟需解答的问题。

有高校老师坦言,“本科生该不该搞科研”是个伪命题,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本科生做研究是提升其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也有老师认为,如果将本科生搞科研看作应有之义,很可能会导致虚假伪劣成果充斥学生履历,助长功利之风盛行。

中国科学报》今日同时刊发“一正一反”两方面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争鸣和讨论,深入认识本科生搞科研的利弊得失、潜在问题和影响,为老师和学生们在实践中“趋利避害”提供借鉴。

正 方

基于研究的学习是本科生教育有效途径

文 | 张晓军

一直以来,关于大学是否要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做研究都是有争议的话题。这些讨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是否值得做的问题,即本科生做研究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与本科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什么关系;二是可行性问题,即大学能否有效支持本科生做研究,包括资源是否充分、本科生的能力是否足够等。

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比知识体系更重要

国内有些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相对注重本科生做研究,并将其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手段之一,支持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本科生做研究;但大部分大学,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则很少把本科生做研究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

有不少人反对本科生做研究的主要理由是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应该打好基础,也就是要掌握一个知识体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不应该是本科生的重要目标。此处的关键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的两百多年来,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以知识为导向的学习和教育,即在正式的教育机构中,学习者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习得一个由专家设计好的特定知识体系。此后,专家们寄希望于学习者习得这一知识体系后,其整个职业生涯可以因此而受益。

尽管知识导向的模式支撑了全世界的教育体系两百多年,也为确定环境和稳定的职业市场中的学习者提供了巨大支持,但在当下,随着诸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以及当今世界的复杂多变使得个体工作者的职业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加之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随时随地可获得性导致人类的学习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授一个固定知识体系的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日益深入人心,该理念倡导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国家教育政策中也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发展不简单等同于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都离不开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终生学习、家国情怀以及数字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数字素养等的支撑。教育在为每个人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要比传授知识体系更加重要。

因此,如果放到教育全新的目标体系中看,“本科生是否应该做研究”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本科生是否可以通过做研究这一手段和过程,使自身面向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得到训练。

国内外已经开展本科生做研究的实践表明,做研究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兴趣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因此,从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看,支持本科生做研究是一种颇具价值的教育手段。

产出论文不是研究的全部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是否所有本科生都能够参与研究活动,以及本科生可以参与什么样的研究活动。

回答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希望本科生做什么样的“研究”。当谈到“研究”时,人们往往联想到发表论文、进实验室、成立课题组,尽管这些确实是做研究的要素或可能结果,但并不是“研究”的全部。

作为教育机构,大学需要探索的本科生“研究”应该是一种学习的理念和方式,是为了瞄准上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育性活动。作为教育性活动,其核心结果在于人的发展,至于是否同时产出了论文,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此处探讨的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活动,对于某些仅针对小部分突出学生的拔尖培养计划,则另当别论。

例如,笔者所在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倡导所有学生要进行研究导向的学习,希望学生的学习都能从观察社会和现实开始,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带着问题广泛地搜集和整理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基于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要与别人一起合作,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观点,进一步开发为问题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远远超越老师讲授的单一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训练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合作沟通、搜索和批判性整合知识的能力等更重要的目标,同时还可能获得一种终生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

当我们把“研究”从发论文和做实验的固有模式,转变为问题和现象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就会发现本科生做研究其实是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活动,也是当下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探索的模式。

转变理念更重要

笔者认为,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甚至是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学生通过研究的方式学习,都是支持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以及践行面向未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从本质上看,这种转变是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的转变,最大的挑战是每位学生要重新思考自己如何才能习得终生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位老师也要重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革新教学方式,支持学生研究导向的学习。对于大学而言,并不意味着需要为学生开辟全新的课程或者项目、利用额外的资源来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和老师在大学的每一门课程中作出转变。

因此,通过支持本科生做研究助力其人生发展,其可行性的决定因素并不在资源和条件上,而在于一所机构是否具备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力来引导全体学生和老师去拥抱未来,重新认识教育的目标,重新认识“研究”,并革新自我的学习和教学之道。

(作者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反 方

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厘清学理是关键

文 | 樊秀娣

“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是一个长期困扰却深刻影响着高校本科教与学活动的问题。在当下学生考研竞争激烈,以及高校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大背景下,本科生搞科研现象相当普遍。

对此,持支持态度者的理由是,学生可以因此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科研有兴趣,适合不适合搞科研。优秀人才以科研成果为标志。但与此同时,也有质疑性的观点认为,本科生能搞出像样的科研成果吗?会不会影响本科阶段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少研究生导师或用人单位主管反映本科毕业生存在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的问题。

面对这两种对峙的观点,笔者认为,只要首先把其中本质性的学理问题弄明白,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就会出来。

科研理解不同带来争议

“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议题,是因为人们对科研内涵的理解不同。

以“宽泛”还是“狭义”概念来解释科研,会得出“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的两种结论。很多时候,科研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通俗讲,就是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本科生搞科研,那么本科生结合课程内容学习来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完全应该;但如果从较为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科研,即科研是发现前人未知领域知识和规律的专业工作,那么,要求本科生开展此类科研活动并不合适。

道理很简单,这类涉及高深知识的科研工作,以本科生现有的学力还做不了,同时,这也不是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所以,笼统地讲本科生要不要做科研没有太大现实意义,而是要关注本科生该怎样做科研,以及如何来对此评价的问题。

“课题和论文”不应成为本科生科研目标

事实上,当下“本科生要不要搞科研”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学生做“课题和论文”上。

个人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本科生要不要参与“课题和论文”取决于学生个体选择,但应以不影响学生参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更不能以“课题和论文”来替代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这里涉及到两个学理问题。

学理之一:本科阶段教育在理论上属于高等教育的低层次,本科生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无疑是该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21世纪的当下,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本科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课程学习任务相对饱满,再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题和论文”上需要适当节制。

说得直白点儿,研究生、博士后和教育科研人员的学术活动重点才可能是“课题和论文”。客观上,现在不少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薄弱才是他们今后深造或工作的主要问题。

举例说,持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建筑业人才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相关考试难度降了又降的情况下,每年考试过关的人数依旧很少。专家给出的原因是相关从业人员本、硕阶段的基本原理知识没有掌握好。类似情况并不少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本科生花在“课题和论文”上的功夫对其学力长进效果不甚明显,可能还拖了后腿。

学理之二:实践中不少本科生参与“课题和论文”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加“漂亮”的硕士招生履历,这种“为成果而成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从中并没有获得多少有价值的经验。不少学生在本科的前三年忙于各种与其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并无太多关联的“课题和论文”,这可以从学生的课题和论文名称中得到印证。

学生这样搞科研,最终的课题和论文成果看似丰厚,但实际收获的只是表面上的课题和论文数量。从前几届学生入学研究生后的实际表现看,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资料收集、文献阅读都不会,甚至连语句也写不通顺,根本没有表现出其申硕材料中的众多课题和论文能力。

有的老师心思在争取课题上,得到课题后就放手给学生搞,如此,处于课题和论文“生产链”最底层的本科生跟着师兄、师姐们又能学到多少系统知识和技能呢?有的时候,本科生没有因此失去对科学的敬畏感已经很好了。当然,也有个别本科生发表了许多SCI论文,但这样的学生“凤毛麟角”,而且也不能简单把发表SCI论文等同于科研成果。

合适的科研是本科教育的有机组成

本科四年是学生专业入门的重要阶段,本科生做科研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科学、有效地组织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

首先,本科生科研的目的是为了相关学识的巩固和提高。以本科教育的层次和本科生的学识,本科生科研的目标不该是出科研成果,而应是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应用和发展。

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学生外,本科生科研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类创造而非真创造上,这已为广大教育人士所认可,也可从极少有本科生拿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事例来说明。

其次,本科生科研的内容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说实在话,本科生搞科研更需要教师带领和指导,说到底,这本身就应该是教师课程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比如,研究主题如何确定、学生如何分组、思路如何理顺、方法如何选择等,当然,也可以是综合类、交叉学科类主题科研,但这些都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学识水平开展。

最后,对本科生科研成效的评价应体现在其学识提高上。本科生科研是为了其学业提高,所以对科研成效的评价应围绕促进学生学识来展开。如果简单地把学生参与多少课题、发表多少论文作为其科研成效来“显摆”,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很可能会导致虚假伪劣成果充斥学生履历。

如果再把“课题和论文”不加鉴别地作为学生考研的“硬通货”,这种选拔标准缺乏科学和公平公正性,更可能把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等不良学风下移到本科阶段。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