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年4月1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云南大学共同完成的“裂隙岩体复杂断裂行为表征及稳定性评价关键理论”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宗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文连,重庆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刘新荣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范立峰,西南林业大学副院长、教授张庆文,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徐鼎平,郑州大学教授闫长斌,西南交通大学系副主任、教授张迎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吕加贺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成果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的资助下,开展了复杂条件下裂隙岩体断裂机理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断裂行为表征理论体系,主要创新成果如下:构建了基于分形维数和应变场分异速率的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及复杂断裂行为表征理论,实现了裂纹发育统计自相似性的定量描述和关键断裂状态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揭示了不同断裂模式下应变场分异速率响应模式的差异性;建立了拉伸条件下裂隙岩体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揭示了尺寸效应、各向异性、非线性和迟滞性等复杂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基于物理演化机制的危岩破坏时间预测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模型无法精准反映裂隙岩体崩塌力学行为的局限性;提出了断续裂隙岩体贯通模式及失稳评价关键理论,揭示了原生裂隙和岩桥破裂之间的关联特征,实现了裂隙岩体边坡剪切失稳过程的数值再现、安全系数的自动求解以及危岩拉伸破坏全过程动态评价。围绕上述研究,课题组已在《Landslides》《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工程领域顶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8篇总SCI他引106次,总影响因子50.895;核心论文20篇总SCI他引207次,总影响因子86.643;研究成果得到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正面评价和引用,并已在云南羊拉铜矿等项目得到成功应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多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裂隙岩体复杂断裂行为表征及稳定性评价关键理论”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