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创新路上的“科技助理”们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据先机、赢得优势。

绵阳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择优遴选一批高学历、高层次青年才俊担任科技助理,打通地方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渠道,共同破解制约绵阳科技创新的“痛点”“堵点”“难点”,加快把绵阳“沉睡”的科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履新一个月以来,绵阳首批22名科技助理火速走向科技创新一线,他们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把准科技脉搏,结出绵阳科技硕果?他们如何转变角色,让科技助理的“聚变”转化为科技创新的“裂变”?

科技助理朱玉玉:

牵线搭桥,一天内促成两场“联谊会”

就在不久前,科技助理朱玉玉一天内,与“新同事”强强联手,牵线搭桥,促成了两场“联谊会”——西南科技大学分别与长虹集团、九洲集团共话发展。两场“联谊会”的主题都不谋而合,定在了科研成果与转化、项目合作与发展。

在朱玉玉看来,科技助理当纽带,企业、高校共谋发展,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使其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除了牵线搭桥“娘家人”外,朱玉玉上岗以来,更多的工作是锁定在“招院引所”——聚力解决创新要素集聚不充分的问题,研究制定绵阳市“招院引所”专项支持政策,面向中科院等重点单位开展“招院引所”,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当好院、政、企三方合作‘桥梁’,持续跟踪对接项目最新进展。”朱玉玉表示,更要科学、有效地摸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招院引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等方面需求,从而寻求破解难题的“解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朱玉玉对科技助理这个全新的角色有了更多的认识。朱玉玉坦言,“我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20年来,我一直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来科技局挂职,对我来讲,既是挑战,又是一次自我提升和完善。入职这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努力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履职尽责,争取角色快速转变。”

截至目前,科技助理已收集到需求调查表510余份。当前,朱玉玉与其他科技助理一道正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这些需求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并深入有需求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做好“牵线搭桥”和服务工作,力争使工作见到实效。

“招院引所”工作是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也是今年全市科技系统主抓的重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壮大我市科技创新主体力量,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级具有重大意义。朱玉玉说,“接下来要根据绵阳优先发展的产业方向,结合本地大院大所的独特优势,通过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服务,增强‘招院引所’的吸引力。”

科技助理田勇:

走进企业,研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克服牡丹籽传统压榨法产品质量不稳定及溶剂残留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提炼α-亚麻酸等有益营养素,开发出更优质的牡丹籽食用油系列产品?”日前,作为我市首批科技助理中的一员,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田勇走进四川俊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一对一”服务,“面对面”指导,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

企业有需求,高校有技术,科技助理来搭台。田勇和同事们深入四川俊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在牡丹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的技术团队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申请利用派出单位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促成企业与绵阳市中心医院等单位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到岗后,市科技局每一次召开重要会议、每一次草拟重要文件,都充分征求并采纳我们的建议意见,一系列的细节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科技局对科技助理的尊重。”田勇说,“这不仅是科技局对我们22名科技助理的尊重,这更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24.1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尊重。”

作为科技助理成果转化组组长,田勇介绍,目前成果转化组的5名同志已对20余家在绵涉核领域院(所)企业进行成果调研和技术需求摸排诊断,初步甄别出具备产业化前景、成熟度较高且符合绵阳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的14项重点技术需求,正在加紧与深创投、天府科创投等金融机构对接,助力核技术成果转化。

“从高校工作到机关助理岗位,短短一个多月让我感受到市科技局‘5+2’‘白+黑’的工作氛围,也深刻认识到科技助理就是科技创新服务中的‘一面旗帜’。”田勇表示,“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岗位与荣誉,以‘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强化学习、练好内功,既要发挥好科技助理‘磁场吸附力’作用,更要躬身实践感动和带动一批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来绵干事创业。”

“争做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排头兵,以‘六个一’的模式加快推动绵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田勇建议,聘任一名中医药首席科学家为发展顾问;找准一个中医药技术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创建一所全国知名的应用型中医药本科医学院;打造一个中医药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道地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中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这几天,田勇和同事们忙着对接市科技局、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俊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组织一场“见面会”,积极推进科技牡丹系列产品的研发与量产,助力牡丹产业发展。

科技助理李贺:

边干边学,为创新主体育“苗子”搭“台子”

“‘欢迎您正式加入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助理队伍……’看着办公桌上专门写给科技助理的寄语,不仅感到温暖贴心,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回忆起初到市科技局办公的场景,科技助理李贺仍记忆犹新。通过双向选择,她加入了创新主体雁阵培育工作组并担任小组长,踏上新岗位,她便暗下决心:要把原来的工作经验与当前新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做出成绩,才对得起科技助理这个称号。

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到首批科技助理,面对角色的转变,李贺有压力更有动力。以前在企业,她只需对自己手中的具体项目负责,如今作为科技助理,要对上万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水平的院所、高校负责,想尽办法推动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周末加班开会讨论,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的十条政策;深入科瑞软件等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培育服务……办公室里、企业车间内,经常能看见科技助理们忙碌的身影。李贺坦言:“说实话,刚开始确实感到千头万绪、无所适从。好在有市科技局的领导、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还有科技助理们的鼓励和帮助,我们相互讨论、共同学习,不断碰撞思维火花。”

边干边学,以学促干。成为科技助理一个多月,李贺逐渐找到清晰的思路和切实的办法——“想好法子”,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评价办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选好苗子”,深入一线,为企业开展了“一对一”培育服务,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搭好台子”,充分挖掘需求,积极对接相关企业、院所、高校,推动组建核技术应用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发展。

在李贺看来,身为首批科技助理,也是九洲集团的一员,她有责任起好“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积极帮助九洲在内的科技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九洲集团的创新资源,为推动全市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不断贡献九洲力量、体现国企价值。

干实事、不负好年华,开新篇、奋进新时代。“今天再晚都比明天早,明天再早都比今天晚”,这句话被李贺贴在办公桌上最醒目的位置,成为新的座右铭。谈及接下来的工作,李贺说,将继续与其他的科技助理们一道,争做真抓实干的“践行者”、狠抓落实的“急先锋”。在绵阳发展的航船上起而行之、奋楫而上,努力干出属于科技助理的“新天地”。(绵报融媒记者 黄小芹 郭若雪)

编辑:郭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